网站地图

厦门客栈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新闻 >

厦门火炬高新区精准引才、创新育才、温情留才

时间:2022-01-17 16:27人气:来源: 未知
厦门火炬高新区精准引才、创新育才、温情留才---为创新驱动发展筑牢“第一资源”
 
厦门客栈1月17日讯,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全年新增高层次人才201名,新增产业人才近3万名,本科以上人才占比接近40%,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在全省首批试点与海洋学院、软件学院共建两个省级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全国高新区首个非学历产业人才培养平台——厦门火炬大学堂投入运营;全年兑现人才政策扶持资金8816万元,同比增长32.4%。
精准引才、创新育才、温情留才。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人才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厦门产业人才的聚集地,厦门火炬高新区以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为契机,坚持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着力搭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服务,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
 
聚焦需求,引才精准有力
 
“得益于火炬高新区搭建的大赛平台,企业的校招变得更加高效精准。大赛已为企业储备了5名高校在读人才。”13日,谈起过去一年企业的引才情况,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林素华颇有感触。
 
企业口中的大赛平台,是厦门火炬高新区举办的“炬火种·燃新薪”高校专业大赛。该赛事在全国首创以“政府引导、校企合作、园区搭台、企业办赛”的方式,助力企业提前进入高校甄选人才。
 
针对企业高校引才难题,大赛以比赛选拔优秀人才,赛后组织获奖学生走进企业,面对面交流,加深对企业、园区,以及厦门这座城市的了解。
 
“长远来看,大赛平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将企业引才的窗口前移,打通企业与高校的人才对接渠道,打响园区和企业的知名度,从而提升城市和企业引才的竞争力。”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组织人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比赛过程中,企业既是招聘者又是出题人。“随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加速发展,作为一家专注网络数据安全的互联网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林素华告诉记者,企业从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出题,可以真正招到契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数据显示,去年举办的首届大赛共收到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全国83所高校1231人报名,大赛品牌宣传触及全国超10万名在校生,项目入选《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厦门片区第五批创新事项》。目前,大赛已为9家参赛企业对接到全国28所高校63个专业院系。
 
以赛引才,不仅提升了招才引智的精准度,也为企业抢抓国家战略机遇打通了国际化引才通道。
 
紧抓设立“金砖人才创业基地”的契机,厦门火炬高新区以赛事为平台、以政策为保障,吸引金砖国家留学人才和外籍人才来厦创业发展。今年以来,由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主办的海外创业大赛成功拓展至俄罗斯、新加坡,目前已征集项目222个,其中金砖人才项目106个,占比48%。成功承办了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共征集项目104个,获奖项目27个,意向落地项目9个。同时,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将大赛获奖项目纳入高新区政策扶持范围,给予50万元扶持资金及三年场所免租,保障金砖项目顺利落地。
 
创新机制,育才助力成长
 
一手抓人才引进,一手促人才培育,推动本地人才孵化,助力落地人才的成长。2021年,厦门火炬高新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推进“产教融合专项行动”,与海洋学院、软件学院在全省首批试点共建同翔高新城、软件园三期两个省级职业技能提升中心。
 
两个中心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将面向园区人才开展技能技术培训、技术技艺交流攻关和各类管理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产业人才近7000人,其中651人获得技能学历双提升。
 
“通过将我省首创的‘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到厦门火炬高新区,变过去高校与企业点对点对接为现在高校与园区企业点对面互动,实现了双方的高效联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与产教融合处处长苏国新表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实行“送教上门”的方式授课,企业员工在生产车间就能上课,课堂更加灵活,真正满足了在职职工发展的实际需求。在提升企业员工学历的同时,稳定企业产业工人队伍。
 
持续创新机制,越来越多人才培育的优质平台成为火炬高新区引才育才的“吸附器”。去年5月,全国高新区首个非学历产业教育平台——厦门火炬大学堂在厦门火炬高新区成立,旨在积聚高端优质资源,加强产业人才培养,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目前,厦门火炬大学堂已与18家合作伙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开展了3个旗舰培训项目,学员覆盖超100家规上企业,举办“火炬创享会”高端论坛,出版《走向卓越》企业案例集。“厦门火炬大学堂”品牌效应初步显现,获厦门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
 
“企业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力。火炬大学堂由政府搭台,既提供了专业的师资力量,又丰富了园区企业间的交流学习,对于我们企业管理者开阔视野、提升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厦门美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炳跃说。
 
瞄准国际化人才的落地生根,火炬高新区还与厦门市金砖办、集美区共建金砖未来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整合国内技术技能培训资源,助力金砖人才技术技能提升。此外,通过与和君职业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基地,发挥高新区产业集聚优势和江西人力资源优势,打造“厦赣人才经济圈”,探索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首批已帮助乾照光电对接设立乾照学院,并开设智能机电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两个定制专业,为企业精准提供产业人才支持。
 
以人为本,留才温度满满
 
近者悦,远者来。良好的育才留才环境,靠的是持续用心的经营打造。
 
位于厦门软件园一期的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通过延伸窗口、服务前移,为在厦外籍人才安心生活及创新创业提供了温馨保障。去年,服务站面向在厦外籍人才举办了政策宣讲、法律财税知识培训、外国人才走园区等各类活动近20场,累计提供居留许可等各项服务近1000次,服务企业300多家。服务站工作受到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表扬,在全省首创的外籍人才“一件事”联办窗口入选福建自贸试验区第18批创新举措。
 
“过去签证办理需要花费4个多月,现在,厦门政府的人才引进计划,让引进具有相关行业经验的金砖国家人才来中国变得更容易了。”倍视传媒高级总监Riyad介绍说。
 
围绕厦门市“三高”企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厦门火炬高新区积极联合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在全国首创外籍人才评价机制,首批11名金砖+人才完成专业技术技能认定。同时,组建全国首支外籍科技特派员服务队,10名金砖+人才受聘科技特派员,通过技术咨询、项目对接、联合攻关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深入“三高”企业开展产业帮扶服务,成为助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倍增发展的“智囊团”。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人力资源服务集群效应,我们正积极创建厦门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炬园)。”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企业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整体建设面积约1.3万平方米,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多元的人力资源服务,目前已有意向入驻企业24家。
 
截至目前,在i厦门APP上线的火炬“智慧人才”政策查询系统,访问量已接近10万次,累计为3万多名人才提供了政策服务。为进一步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高新区还在同翔高新城策划生成火炬产业人才社区、火炬九年一贯制公办实验学校等10余项创新性产城融合配套项目,不断提高园区品质,提升人才归属感。
标签: